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現代化。目前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0%,從“人扛牛拉”到“機器耕種”,“面朝黃土背朝天”成為歷史,一台台現代農機化身生產利器,在田野裡釋放出巨大動能。
食為政首,糧安天下。這份豐收的喜悅,來之不易,也更具特殊意義。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確保農業豐收、農民增收直接關系到全面小康的質量與成色。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洪澇災害、早霜、病虫害等多重考驗,全國各地攻堅克難,用豐收豐產端穩了中國飯碗,也為中國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筑好了“壓艙石”。
大美龍江 祖國糧倉
學生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富錦市“萬畝水稻公園”寫生。人民網焦洋 攝
黑龍江省佳木斯富錦市“萬畝水稻公園”。人民網焦洋 攝
陝西寶雞市隴縣東南鎮梁甫村村民正與游客一同採摘果樹上的顆顆紅果。陝西省寶雞市隴縣宣傳部供圖
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農民豐收節開幕式現場表演。廬江縣宣傳部供圖
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農民豐收節開幕式現場表演。廬江縣宣傳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