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村的“顺口溜”

2018年07月20日08:4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原标题:杨树村的“顺口溜”

杨树村变了,这变化不仅体现在产业发展上,也体现在村民笑脸上。

“村企合作同欢畅,老弱留守一样忙;老板投资助农兴,大家携手奔小康……”走进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镇杨树村,就发现村合作社负责人刘生编的顺口溜,在当地流传甚广。不仅形象地呈现了杨树村的变化,也生动反映了村民朴实的心声。

小小顺口溜,折射的是人心,趟出的是新路。去年以来,杨树村主动寻求合作,闯出一条村企联合,互利共荣的乡村振兴之路。

杨树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大村,由于近些年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挣现钱,家里承包田全交给留守的老、弱、病、残者经营。“地里靠化肥,种啥看别人。”生产质量上不去,经济效益自然低。

党的十九大召开,新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返乡大学生刘宇宙,受十九大精神鼓舞,思想观念转得快,他带领村里一班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搞好精准扶贫,还要让全村人富起来,彻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建设富饶美丽新乡村。他们首先调整农业结构,改善经营方式,成立新型经营主体,注册成立村级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提高耕地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标准化水平,多措并举推进集约化经营。

村委会的计划、做法得到镇党委高度重视和支持,镇党委书记柳新亲自参与把关定向。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去省城推介本村,招商引资。通过几番考察、协商,一家省直大型企业老板看好杨树村,认同杨树村村委会的构想,给新成立的杨树村满城合作社投入大笔资金,用于发展生态农业,搞绿色经营,并且要闯出一条村企联合,互利共荣的乡村振兴新路。

春风送暖,杨树村变了样。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向群众宣传、讲解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方针、政策,动员村民,让一些种地有困难的贫困户自愿把自家承包田合法、合规地签约流转给合作社集约化经营。合作社按当地承包耕地最高价格,以每公顷每年1.2万元的地价,每3年一次性预付租金支付给耕地流转人。同时国家下拨的粮食直补款也如数继续归流转人所得。这样的耕地流转方式等于给农民上了大地保险,不仅让他们旱涝保收,还提前3年领到耕地收入现金。

广大村民打心眼里高兴。他们说:“咱们村党支部、村委会这么做真是帮了我们大忙,我们旱涝保收,高枕无忧,仿佛端上铁饭碗,再也不愁日常生活没钱花,没钱给孩子交学费了。”有些贫困户通过耕地流转,一下子鼓起了腰包,生活状况明显好转。

合作社还把流转过来的上百公顷耕地进行集约化经营,统一改成水田,彻底改变旧的生产方式。他们在生产经营上努力提质增效,增加科技含量,下大功夫建设高标准农田。从选种、育苗,到整地、耙地、打埂、施肥、插秧,每个生产环节都恪守绿色、生态、无污染原则,力争使稻谷生产达到优质、高效。目前,杨树村流转过来近百公顷旱改水田,绿油油连成一片,随风泛波,长势喜人。

携手走向致富路。从开始整地到现在,村民来合作社务工的不下几百人次,他们每天能从合作社挣到200-300元,心里乐开了花。(杨溯涵 本报记者 曾庆伟)

(责编:王瑶、张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