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载魅力达斡尔 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立60周年见闻

人民网呼伦贝尔8月16日电(王瑶)8月15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32万各族人民抚今追昔,精神饱满,团结奋斗,满怀喜悦庆祝自治旗成立60周年。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立60周年旗庆现场
“莫力达瓦”是达斡尔语,意为“骏马难以翻越的山岭”,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是嫩江之滨的一颗璀璨明珠。莫旗成立于1958年8月15日,是全国唯一的达斡尔族自治旗,位于呼伦贝尔市最东部,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总人口32万人,这里生活着以达斡尔族为主体,包括汉、蒙古、鄂温克、鄂伦春等26个民族。
达斡尔民族是较早进入农耕文明的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在长期的游牧、渔猎、农耕等生产生活实践中,积淀了厚重的民族文化。原生态舞蹈“鲁日格勒”、山歌“扎恩达勒”、民间说唱“乌春”、体育竞技“曲棍球”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哈尼卡、达斡尔民居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21项。莫旗素有中国 “歌舞之乡” “曲棍球之乡”“大豆之乡”的美誉。
《歌舞之乡》莫力达瓦
“两只队伍” 享誉全国乃至世界
“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是活跃在草原农舍和蒙古包之间的文艺团队。1957年诞生在内蒙古大草原。
莫旗乌兰牧骑诞生于自治旗成立的第二年,始终保持着自治区“十佳乌兰牧骑”和“一类乌兰牧骑”的荣誉称号。是全国乌兰牧骑先进团队。每年深入基层开展100余场惠民演出,深受群众喜爱。曾经赴川藏、台湾、捷克、韩国等国内和国际开展文化交流,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正在为旗庆表演做彩排的莫旗乌兰牧骑团长孟塬对记者说:“乌兰牧骑这项事业非常需要关注与传承,去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深深激励了乌兰牧骑人,促进了全社会关注乌兰牧骑的发展。此次60周年旗庆歌舞史诗剧《梦唤千年》由团队老中青共同打造,主创人员是5位年轻的“90后”,大家肩负重任、勇于创新,力争为观众带来最优质的作品。”她表示会继续深深扎根基层,带着更优质的作品走向群众,努力把乌兰牧骑精神和事业代代传承下去。
《梦唤千年》歌舞剧彩排表演现场
孟塬(左三)和她的“90后”主力队员 人民网 王瑶 摄
“曲棍球之乡” 为国家造血输血 力争国际荣誉
曲棍球在达斡尔族传统体育运动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达斡尔语“贝阔”),相传是辽代契丹人“击鞠”运动的继承和延袭。1976年和1980年,中国第一支男子专业曲棍球队和女子曲棍球队在莫旗诞生,1989年,国家体委命名莫旗为“曲棍球之乡”。莫旗曲棍球队代表内蒙古队获得50多次全国冠军,有300多人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2017年,莫旗曲棍球队代表国家队参加了世界曲棍球联赛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赛事,以优异成绩为中国赢得了2018年印度世界杯男子曲棍球赛的入场券,这也是中国男曲35年来首次获得参加曲棍球世界杯赛事的资格。
正在莫旗曲棍球场带队训练的内蒙古曲棍球队主教练金相烈对记者说:“我出生在乡村,莫旗给我一种家的感觉。非常喜欢这里蓝蓝的天、干净的空气、绿绿的土地、可口的美食和友善的人们。莫旗是曲棍球运动的发源地,这里的球队是中国最好的球队,在去年伦敦举行的世界联赛半决赛中,内蒙古队曾击败全球排名第11名的韩国国家队。”他认为中国曲棍球运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坚信在不断加强训练及努力提升理论水平的基础上,有朝一日定会赢得世界冠军。
正在莫旗国家曲棍球夏训基地训练的内蒙古队员
内蒙古曲棍球队主教练 金相烈 人民网 王瑶 摄
现莫旗共成立了13所曲棍球基点校,并配备专职教练,每年有近四百名适龄青少年接受曲棍球训练,不断为国家队造血输血提供人才配备。
“绿水青山” 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
发挥农业地位及生态优势 积极转变经营模式 成绩斐然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作为农业大旗,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位于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主要盛产大豆、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是全国大豆的主产区之一,素有中国“大豆之乡”美誉。莫旗围绕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农业连获丰收,2003年至今连续15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获得“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49个。
目前,积极引导农民流转土地面积达501万亩,全旗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716个,其中国家示范社3家、自治区级示范社10家、市级示范社20家,合作社社员1.4万人,带动农户数1.4万户数。
今年40岁的“达瓦旗农场”品牌创始人李宏宇就是一位莫旗“受益者”,在京打拼近20年毅然决定回乡创业,他说是家乡的环境优良、土地肥沃,给了他信心。
他利用养殖、生产加工生物有机肥与种植加工绿色有机水稻形成产业链条,通过合作社与水稻种植户合作标准化种植,帮助种植户增收并打造莫旗自己的粮食品牌。在北京举办的莫旗成立60周年成就展上,“达瓦旗”长粒香大米以每公斤36元的价格成为北京某饭店指定用米。李宏宇表示,以作为莫旗人而骄傲,自己也要为家乡早日成为绿色有机水稻种植基地贡献力量。
李宏宇远眺“达瓦旗农场”水稻田
莫旗60周年旗庆展上的“长粒香” 人民网 王瑶 摄
依托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 高度发展全域旅游及四季旅游
莫旗山青水秀,林地繁茂,野生动植物繁多,嫩江、诺敏河流经旗域,无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是国家绿色保护生态示范建设区之一。尼尔基镇晋升为国家级生态乡镇,阿尔拉镇等6个乡镇被列入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同时,莫旗坚持旅游优先发展战略,已形成春有“昆米勒节”、夏有“斡包节”、秋有“曲棍球节”、冬有“冰钓节”的四季旅游格局。
莫旗全域旅游规划:建设以尼尔基城区为核心的文化民俗特色小镇
发源于大兴安岭,纵横交错的嫩江水系把这里造就成了我国北方最美的山水圣地。金长城的美丽传说、开满映山红的莫力达瓦山、祭祀时的“八旗”斡包山等吸引着八方来客。65条江河清澈流长,500多平方公里的尼尔基水库碧波万里,集达斡尔族历史、文化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达斡尔民族园成为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园内萨满博物馆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基尼斯之最”。莫力达瓦因美丽已逐渐成为高端休闲的圣地。
中国达斡尔民族园的萨满博物馆
回首60年,莫旗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2017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81亿元,是1958年的530倍;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4.6亿元,是1958年的622倍。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1849元和9424元。今天的莫力达瓦,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山明水秀,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取得了巨大成就。
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新蓝图鼓舞人心,新征程催人奋进。站在旗庆60周年的新起点上,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已然蓄势待发,并展现出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信念与决心。
(文中部分图片由莫旗宣传部供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