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美丽乡村

寒露前后,水稻陆续收割,稻田虾也已捕捞结束——

稻田养虾,如何“一田双收”

史力
2018年10月09日08:29 | 来源:安徽日报
小字号

  “从过去单纯种水稻,到现在‘一稻两虾’综合种养,效益翻几倍”

  ——全省稻渔综合种养达140万亩,其中稻田养虾占98%以上,产量接近15万吨

  9月25日,记者来到肥西县汪堰村。田野里水稻金黄一片,即将收获。而搞稻田养虾的农户,早已赚得盆满钵满。

  “我和弟弟一起搞稻田养虾,今年才第一年。 ”沿着泥泞的田埂,记者随种粮大户程功来到他的基地。眼前近300亩稻子已近成熟,围着田边的是条“U”字型河沟,宽不过1米,深却有近2米。 “虾已经快捕捞结束了,剩下的是种虾。 ”程功说。

  稻田里如何养虾?程功介绍,三四月份放水漫过田,放虾苗。端午节前后就能捕捞。捕捞后排水,种虾进到“U”型水沟里。待6月份插秧后20天左右再放水漫田,8月捕捞。 “从过去单纯种水稻,变成‘一稻两虾’综合种养,效益翻几倍。 ”程功说。

  模式一变,效益两样。记者来的时候,程功的弟弟刚刚往合肥宁国路饭店送走一批虾,“100斤不到,价格在26块钱一斤,一车就是2600多块钱。 ”在田头,程功给记者粗略算了笔账:春天一季虾亩产150斤左右,卖到20块钱一斤;夏季虾亩产200斤出头,卖到30块钱一斤。去掉成本纯利接近6000块钱。

  随后,记者又来到肥西县山南镇山南社区。在这里,孙先富领头的合肥万丰生态稻虾养殖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稻田养虾近8000亩。

  “今年两季虾平均亩产350斤左右,去掉成本亩均效益大概5500元。 ”孙先富告诉记者,山南过去习惯一年只种一季稻,收了后地一直放到第二年5月份,亩均效益不过200元,“搞了稻田虾,效益确实一个天一个地,值得推广。 ”肥西县畜牧水产局高级工程师王志举介绍,目前全县龙虾养殖总面积近5万亩,200亩以上的稻渔综合种养基地76个。

  省渔业协会秘书长李正荣介绍,今年全省稻渔综合种养达到140万亩,其中稻田养虾占98%以上,预计产量接近15万吨。稻田养虾可以“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从近几年发展情况看种养效益好,亩均增收1500元左右。

  “从我省看,稻渔综合种养亩均化肥、农药使用减少30%以上,稻米品质优良”

  ——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知名稻虾米品牌,提升附加值,开拓稻田养虾增收空间

  稻田养虾,不仅产出小龙虾,也直接改善稻米品质。

  9月25日下午,在孙先富的合作社办公室里,记者看到挂着一排10个稻穗,上面标着姓名。 “这是前几天送来的样品,都是合作社下面搞稻渔综合种养的家庭农场种的。送到县里监测发现2个有农残,8个没有的可以纳入收购范围。 ”孙先富说。

  李正荣介绍,稻渔综合种养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投入,提供更多绿色健康的稻米和水产品。 “从我省看稻渔综合种养亩均化肥、农药使用减少30%以上,稻米品质优良。 ”李正荣介绍。

  不过,目前稻虾米并没有真正打开市场,很多农户只能按普通稻价格随行就市销售,增收潜力没有得到挖掘。前不久举办的第十届合肥农交会上,不少合作社推出了稻虾米,销售却一般。

  “没打药,都说这个稻子好,但我自己没渠道卖到超市,只能跟以前一样卖给贩子,1块多钱一斤。 ”程功说,眼下主要是龙虾赚钱,还顾不上稻子。

  在山南社区,孙先富已经先行一步,前不久申请的 “绿色食品”标志已批下来。利用去年的稻谷,他加工了一批米,设计了包装,打上品牌和“绿色食品”标志,准备探一探稻虾米路子。 “打算定价在8块钱一斤。国庆后要去趟北京,和一个销售平台谈好了。如果能打开市场,亩均效益还能提高几倍。 ”孙先富说。

  “除了宣传不够外,米的品种也有待提高。 ”孙先富认为,目前搞稻虾种养精力都在龙虾上,米一般还是老品种杂交米,在口感和营养上很一般,难以打开中高端市场。孙先富说他已经决定明年种植优质香米,并且对合作社社员实施“五统一”管理模式,在养殖好龙虾的同时提升稻米品质。

  李正荣建议,各地要鼓励引导经营主体、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参与稻渔品牌创建,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优质安全、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稻米品牌。 “可以一个区域扶持一个合作社,把分散的大户组织起来,然后推动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合作社和大户对接,联合生产稻虾米。 ”李正荣认为,这样既解决了一家一户缺乏品牌和加工销售能力,无法挖掘稻虾米价值的问题,又解决了特色产品加工的规模问题,“有了稳定可靠的稻谷供应,企业也能放心打品牌、扩销量”。

  “在发展中要引导农民正确看待产量,亩产并非越高越好”

  ——稻虾综合种养应坚持“稳粮增收,稻渔互促,绿色生态”理念,统筹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稻渔综合种养并不是新鲜事。

  王志举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肥西就大力发展稻田养蟹,效益曾颇为可观,但很快偃旗息鼓。 “主要是技术服务跟不上,加上那时农业税费负担重,农民纷纷出去打工,也就推广不下去了。 ”王志举回忆。此外,孙先富也曾在长丰观摩过稻田养虾。 “那时候龙虾卖3到5块钱一斤,不挣钱,搞一阵子就散了。 ”孙先富说。

  那么,现在红火的稻田养虾会不会像过去一样,一阵风后消失?

  李正荣认为,当前规模农业发展为稻渔综合种养提供了基础,而近年来龙虾经济的火爆直接促进稻田养虾迅猛发展,“稻田养虾迎合了消费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具有长远发展空间”。

  2016年,按国家有关部门部署,我省启动“双千工程”,以亩产千斤稻、户增千元钱为宗旨,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省及各地纷纷出台引导政策,面积迅速扩大。像肥西县每年投入数百万元,鼓励规模养殖基地发展。

  “效益可观,但也不能盲目发展。 ”王志举强调,稻田虾不能盲目扩大面积,也不能一味追求高产。

  王志举强调,并不是所有稻田都适合养虾,必须是低洼田块,给排水方便,否则遇暴雨或干旱,容易减产乃至绝收。“农村水稻种植以家庭为主,田块较小,发展龙虾要想成片很难,发展千亩、万亩连片更难,更强求不得。 ”王志举说。

  “在发展中要引导农民正确看待产量,亩产并非越高越好。 ”李正荣分析,片面追求龙虾产量会导致龙虾病害增加,饲料、渔药投入都会相应增加,给龙虾质量安全带来风险。此外产量短期大幅度增加,还会导致价格下跌,导致增产不增收。因此,稻虾综合种养应坚持“稳粮增收,稻渔互促,绿色生态”的理念,注重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不能片面追求产量。

  稳步提高效益,还需要在技术、保险等方面给予种养大户有力支持。采访中,不少农民反映,目前养殖技术良莠不齐,病害有多发的趋势。呼吁将稻田综合种养纳入政策性保险。稻田高低不平,岗区田块较小,希望政府组织进行田块整合。“根据种养大户的反映,下一步将出台相应措施,推动稻田养虾健康发展,让农民持续增收。 ”王志举说。

(责编:张桂贵、蒋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