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湄潭县:黔北乡村谱新篇
美丽的偏岩塘依山而建,与茶园、竹园相映成趣。 仇正腾摄
七彩部落 仇正腾摄
世外桃源田家沟 李龙江摄
漫步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城东南部的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内,碧蓝的水塘映着凤凰山的倒影,一座雕花石拱桥在片片荷叶中架起,不时有游人从桥上跑过或驻足拍照。夏日虫鸣,蜂蝶纷飞,荷叶随风摆动发出沙沙声,荷花散发着沁人的清香……这只是田家沟美景的几个片段。
在塘边的一角,芦苇、香蒲、马蹄莲、慈姑等湿地植物错落生长,朵朵鲜花或红或白或粉或黄隐现其中。“这是2017年5月建成的人工湿地,用于处理村里的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40立方米。”在花丛中打理花草的龙凤村田家沟村民彭高文对记者介绍,“以前是‘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村里一下雨,就污水横流,又臭又脏。现在家家户户都埋设了污水排放管道,集中以后经过栅格池和隔油池的处理,再经由厌氧池、水解池和4道生物分解池,最终形成达到国家一级B标排放标准的清水。”
田家沟的水塘和湿地只是湄潭农村人居环境近年来发生翻天覆地改善的一个缩影。近日,记者在湄潭采访时发现,伴随着湄潭农村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青山绿水的价值逐渐彰显,“贵州小江南”的金山银山日趋闪耀。
2017年9月15日,第三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在遵义召开前,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前往湄潭调研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情况,充分肯定了贵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
改善农村人居、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让每个农民拥有获得感的关键抓手。多年来,湄潭是如何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呢?带着疑问,记者走近了湄潭。
“滴水穿石”铸造湄潭嬗变
曾经的小山村,如今的“小江南”,湄潭环境整治走过了十年的岁月,从通电、通水开始,从改厕、改灶入手,不让一个村寨漏网、不让一个农户掉队
曾几何时,田家沟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曾有人这样描述:田家沟,几大湾,十年就有九年干,顿顿红薯包谷饭,吃水要翻几座山,男的只愿往外走,姑娘不愿嫁进山……”龙凤村党支部书记伍荣明告诉记者,“当年,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非常清苦。如今村里大变样,多亏了多年来持续不断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2001年,遵义市余庆县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学活动时,在白泥镇满溪村、龙家镇光明村率先推出“四在农家”创建活动,通过落实“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广大农民增加了收入,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活力,为改善农村面貌和提高农民素质提供了动力,很快受到各地农民群众欢迎;2004年4月,遵义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14个县(市、区)广泛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许多像田家沟一样的湄潭小山村迎来了转变的契机。
“从那时起,湄潭就开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了,一干就是十多年,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湄潭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光亮说,最初的“七个一”和“五通三改三建”创建活动就深受村民支持。据他介绍,“七个一”是帮助农民找到一条致富增收的路子,家家户户有一幢宽敞整洁的住房,有一套家具和家用电器,安装一部家用电话,掌握一门以上农业实用技术,有一间卫生厨房和厕所,有一种以上健康有益的文体爱好;“五通三改三建”是农村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改居住环境、改厕、改灶,建文化广播室、对外宣传栏、体育娱乐场所。
湄潭县的村干部带领群众大力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政府拨款加上社会捐助和村民自筹确保资金充足,因地制宜设计方案,干部乡亲投工投劳。几年时间,湄潭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巨大改善:柴灶改成沼气灶、厕所改成水冲式;石块垒砌乒乓球台和花坛,平整后的打谷场竖起了篮球架;村寨、乡镇之间的演讲比赛、文艺汇演、体育比赛成了农民常盼常有的赏心乐事……一场伴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湄潭嬗变已经拉开序幕。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湄潭人居环境的改善也非一朝一夕。
2013年年底,贵州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的意见》,通过实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切实改善该省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成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美丽乡村。2016年年初,贵州省政府制定并印发了《2016年“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工作要点》,坚持不让一个村寨漏网、不让一个农户掉队。
几年时间里,湄潭人以更大的决心、明确的思路、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向乡镇以下延伸,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逐步缓解,居住环境变得整洁有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日渐提高。
2017年6月19日,湄潭县委、县政府印发《湄潭县整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按照“先调查、组公示、村汇总、镇(街道)审核”的原则,对未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且人居环境较差的村寨实施整治,同时对农村居住群众中住房不安全、居住环境差的农户实施整治。集中实施“七解决两处理”,即实施危房改造解决住房安全;硬化庭院解决庭院整洁;硬化串户路、进寨路,解决进出通畅问题;整治畜圈解决环境脏乱差;改造厨房解决厨房卫生整洁;改造厕所解决人畜分离和如厕方便;安装自来水解决人畜饮水安全;集中实施污水、垃圾处理。自此,湄潭全县农村居住环境卫生程度与生活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湄潭人用十多年间的点点滴滴,汇聚了满山茶海,铸就了“贵州小江南”,磨穿了致富障碍,成就了湄潭嬗变。
“干”“管”结合统筹山水之间
“大胆干”“放手干”,一幢幢黔北民居经过统一设计、统一建设,风格一致却又各具特色,保持了村庄原始的自然风貌,将山、水、房、寨完美结合
错落在青山前、绿水畔、茶园间的黔北民居是湄潭的一道靓丽风景。砖混结构不热、不漏、不怕火,外表传统、功能现代,集美观实用于一体的黔北民居已经成为湄潭的一张名片。每每提及“小青瓦、坡面屋、穿斗枋、转角楼、雕花窗、白粉墙”这黔北民居七大要素,都让人仿佛重新走进烟雨江南的小巷中。
在鱼泉街道党委书记陈守东的带领下,顺着桃花江依山而建的新石村偏岩塘组,村内干净整洁,却不死板呆滞,一幢幢黔北民居风格统一,却又各具特色。院落庭院、房前屋后的一个个微菜园内瓜果累累、生机盎然、充满农趣。“湄潭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干’‘管’统筹结合的。”陈守东介绍,为了规范美丽乡村建设,湄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向建房农户提供统一设计的20套黔北民居图纸,以供选择。在严格监管的同时,全县一直保持着“大胆干”“放手干”的火热状态,县财政对改建或新建黔北民居的农户实行每户7000元至1万元不等的财政奖补,10年来累计补助资金近7亿元,撬动社会资金80亿元,新改建6.5万多栋黔北民居;培训和管理好农村建筑工匠,对农村建筑工匠进行培训考试,并签订建筑质量和安全责任书,对农村建房的质量和风格进行有效管控。
“通过对‘一户一宅’宅基地的严格管控,每户房屋占地面积严格管控在120平方米左右的面积、不得超过3层的层高,同时所有房屋建筑风格必须是具有黔北民居七大元素的风貌。”鱼泉街道新石村村委会党支部书记王丽告诉记者,“在‘干’的同时,更要‘管’。如此才能有效地保持山地型村落的格局,保持我们村庄原始的自然风貌,将山、水、房、寨完美结合。正是这十多年来的坚持与坚守,才有了今天这样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绿树环绕的山地村寨。偏岩塘才能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等殊荣。”
“以前住在茅草屋,现在搬进砖瓦新楼房。”青山、碧水、茶园,青瓦白墙的黔北民居点缀其中,无论从哪个角度望去,都是一幅自然和谐而又不失灵动的美丽画卷。山上茶园与森林镶嵌,山下竹园与湖水辉映,在优雅自然的廊桥水榭景观中,老百姓依山傍水而住,湄潭山村的独特魅力彰显其中,黔北民居已经成为湄潭新农村建设的一张靓丽封面。
美丽民居助力脱贫攻坚
“人人是股东、户户能分红”,湄潭引导村民组建旅游专业合作社,动员村民以各种形式入股,走出一条“产业兴、村民富、村寨美”的茶旅一体化发展新路
品一壶湄潭翠芽,听一曲悠扬民乐,沐浴着竹林微风,享受着惬意时光。记者与湄潭县大青沟旅游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星福在合作社后院内露天而坐,闲聊几句,就感受到了“七彩部落”的魅力所在。不同于湄潭其他村落黔北民居以白灰为主的色调,这里因民居墙上七彩斑斓的颜色而得名。
地处湄潭“翠芽27度茶旅扶贫示范区”核心地带的湄江镇金花村大清沟组,为了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助力脱贫攻坚,2015年初,村“两委”号召村民组建了大青沟旅游专业合作社,采取统一规划打造、统一资源整合、统一运营管理、统一股份分红的“四统一”方式抱团发展。
然而,如何实现环境提档、村寨升级,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呢?这成为合作社发展需要突破的首个瓶颈。几经讨论,村民提出了把大青沟民居的颜色集中改一下的想法。但是,黔北民居白灰为主色调是全县多年来的坚守,能不能改,怎么改?大家都举棋不定。
时任湄潭县委书记魏在平知道这个情况后,鼓励村民大胆尝试:如果颜色不协调,就改回来嘛。县长李勰也鼓励村民抱团发展乡村旅游,他到村里与群众座谈,主动申请当大青沟的荣誉村民,还个人出资1万元入股到大青沟旅游合作社,而且不参与分红。在多方面鼓励支持下,由党员带头,学生描画,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一个童话般的村庄便呈现在世人眼前,人们把它称作“七彩部落”。
“七彩部落”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以茶旅融合发展为抓手,采取“四统一”方式,村党支部引导群众组建合作社,动员村民既可以用现金入股,也可以用土地、茶园、林地等生态资源入股的形式,探索建立“人人是股东、户户能分红”的新型农村经营模式,走出一条“产业兴、村民富、村寨美”的茶旅一体化新路子,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2017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1.64万元,全村旅游综合收入达30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盈利260万元。
在“七彩部落”这样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美丽的人居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推动了乡村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如今,湄潭向城里人出售美丽的风景和清新的空气,湄潭人则充分享受改革红利,绿水青山正变为金山银山。
茶旅融合反哺人居环境
茶叶鼓起了农民的腰包,也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资金来源。湄潭茶旅示范区实现了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
“一谢共产党,翻身把你想,以前我们做牛马,现在人人把家当;二谢共产党,吃饭把你想,以前忍饥又挨饿,现在温饱奔小康;三谢共产党,穿衣把你想,以前穿的蓑草衣,现在毛料新时装;四谢共产党,住房把你想,以前住的茅草屋,现在砖瓦新楼房;五谢共产党,走路把你想,以前走的羊肠道,,现在道路宽又广……现在道路宽又广……””
7年前,花灯戏《十谢共产党》让田家沟声名远扬,让村民从物质到精神逐渐“富裕”起来,更让湄潭走上茶旅融合的发展道路。7年后,田家沟作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样板,乘着改革的东风,在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振兴乡村文化、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上,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的乡村振兴之路。
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基础。近年来,湄潭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立足点,通过“大手笔”资金投入、“全方位”内容整治、“高标准”项目验收,把基础设施元素不断向农村延伸,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在田家沟,茶海镶嵌在森林之中,碧蓝湖水与竹园稻田交相辉映,宽敞通达的乡村道路像一根根银丝,串联着一栋栋独具特色、散落山间的黔北民居。别具一格的廊桥水榭与清新舒适的人居环境,不仅吸引了省内外众多游客来此观光旅游,也承载着游子对美丽乡村的浓浓乡愁。
湄潭以水为名,因茶而兴;湄潭特色在茶,优势更在茶。令田家沟乃至湄潭老百姓难以忘怀的,是十多年来,湄潭县委、县政府“扭住茶产业发展不动摇”的决心,从“退耕还茶”到“6456”(60万亩生态茶园、4万吨茶叶产量、50亿元茶业综合收入、亩均产值6000元以上)茶业提升战略的实施,小叶子被做成了大产业。如今,湄潭茶园面积达61万亩,茶业综合产值位居全国第二位,人均1.5亩。田家沟人均茶园2.5亩,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万多元。一片茶叶绿了山头,富了农家,美了乡村。不断壮大的茶产业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湄潭茶旅示范区实现了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
茶叶鼓起了农民的腰包,也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资金来源。产业依托环境做大做强后,也开始逐步反哺环境。近年来,湄潭通过建立“大干大支持,不干不支持”“先干先补,不干不补”的正向激励机制,健全“上级项目争一点、县镇财政投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省一点”的资金筹措机制,全面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坚持“修补修复,完善提升”整治原则,重点突出“七改一增两处理”整治要求,加快推进改房、改院、改路、改圈、改厨、改厕、改水与增绿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彻底消除农村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的“五乱”现象,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无遗漏、全覆盖。党的十八大以来,已累计投入15.7亿元财政资金,拉动47.1亿元社会资金。目前,规划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点206个,实施村庄整治点820个,累计新(改)建黔北民居7万户,农村居住条件改善率达98%。(记者王澎刘久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