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美丽乡村

湖北宜都市:生态怡人润民风

2018年11月05日08:04 | 来源:农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生态怡人润民风

生态与城市相融

志愿者发出“长江岸线植树复绿”倡议

转型发展谋划绿色产业布局

“三峡生态门城,两江绿色明珠”,湖北省宜都市处于鄂西山地和江汉平原过渡地带,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三峡门城”之称,长江与清江在此交汇,生态区位重要。

近年来,在湖北省委、省政府和宜昌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宜都所获殊荣不断,连续蝉联“全国县域经济百强”。2017年下半年,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省长王晓东先后到宜都市调研,强调要把修复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2017年11月,宜都在湖北省县级市中首批摘取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桂冠。2018年10月,宜都又在湖北县级市中首获“2018年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从“县域经济百强”到“全国文明城市”,再到“国家森林城市”,这些荣誉背后,是宜都谋求全面发展、绿色转型、城乡共荣、民生共享的积极求索。

“宜都要跳出宜昌、跳出湖北、学习江浙,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要在乡村振兴全域发展上走在前列,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周霁表示,宜都要以历史的成绩作为前进的号角,回到零点再往前走。在乡村振兴方面,要做好城乡统筹,以工补农、以城促乡,把农村建得更像农村,把农村的田园建设得像公园一样。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重要举措,宜都市委、市政府认为,宜都不仅城市要美,农村也要美,城乡环境的整体提升,是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城乡环境越美,品味越高,就越能集聚人气,吸引财气,提升商气,引来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城乡统筹打造绿色人居环境

漫步宜都城区,生态与城市相融。夹道而立的香樟、桂花树与绿化带的灌木组成绿道网络,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见景,起步闻香;城市有公园,农村也有小广场、小游园,休闲凉亭、漫步小径、健身器材,生态广场如同森林氧吧,宜都探索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新路子,让乡村面貌、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2018年,宜都市以“绿随路建、有路皆绿、绿美结合”的原则,先后开展19项街道绿化工程,对公园等公共绿地进行了建设提升,大力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小区、绿色厂区、绿色单位、绿色学校建设,新增公园绿地184.44公顷,人均公园绿地14.11平方米,形成了一街一品的鲜明绿化特色。

作为长江沿岸城市,宜都对水域岸边的生态修复格外重视,在宜都陆城街道的花庙堤防段,从岸边向陆地延伸50余米的岸线上,树木整齐排列,林下满是格桑花、麦冬等花草,远远望去,仿佛一条绿色丝带铺满岸边,当地居民形象地将这一绿色工程称之为“多层次福利”。

不仅是城区,按照“城乡一体、整体绿化”的发展思路,宜都农家也变成了景区的一部分。宜都市对村庄道路、河流沟渠、荒山荒滩、农村“四旁”实施绿化美化,宜都每个乡镇都建有3000平方米以上的中心游园、每个村建有1000平方米以上的小游园。近三年,宜都累计完成村庄绿化合格面积5.5万亩,达到绿色示范乡村建设标准35个,经省级命名的“湖北省绿色示范乡村”19个。

宜都城市有公园,农村有小广场、小游园。围绕“生产生活相对集中、荒废地块合理利用、满足群众公共需求、引导健康娱乐风尚”的思路,宜都在相对集中居民点区域内,对晒谷场、村头屋边废弃地,进行适当绿化、美化、亮化、设施化,铺设绿荫草坪、设置休闲凉亭、修建漫步小径、设立健身器材,建成了邓家桥、大战坡、拖溪、江家湾、吕家坳等一批生产生活小广场。

走入宜都高坝洲镇的生态广场,如同走进森林氧吧。广场占地17.65亩,栽植有银杏、香樟、皂角等乔木,另有紫薇、碧桃、玉兰等花木,间以小桥流水、亭台水榭、鸟语花香,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五眼泉镇响水洞村党总支书记马勇介绍说,按照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的思路,游园建在村委会前,将文化、休闲、健身要素融入其中,形成党建、五美文化等多个主题,每天都有村民前来锻炼。

环境就是民生,宜都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内在要求,坚持城乡统筹推进,实施了以城镇绿化为中心,以境内四条高速公路和两条一级路为主骨架,以长江、清江、渔洋河水系为延伸,以环城、环村、环企绿化为节点,公园、游园、庭院绿化为亮点,着力打造成线连片、多层多彩、城乡一体的绿色通道景观,探索出了“净化、绿化、靓化、文化”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新路子,使乡村面貌、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转型发展谋划绿色产业布局

宜都是工业经济强市,化工产业是其支柱产业之一。宜都一手抓关停整治,一手抓转型发展,坚持走绿色发展、生态建设之路,打造成低碳化、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的绿色产业,实现宜都发展动力转换

宜都是工业经济强市,化工产业是其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有规模以上化工企业24家,在绿色生态战略中,其中在长江沿线一公里内需要关闭、搬迁的就达到了15家。2018年3月,宜昌市市长张家胜在宜都调研化工企业“关转搬”时说,要不等不靠、迁建结合,按期实现沿江一公里化工装置“清零”目标,坚定不移推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宜都一手抓关停整治,一手抓转型发展,坚持走绿色发展、生态建设之路,瞄准产业绿色化、生态化,科学谋划绿色产业布局,围绕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方向,坚持扶优扶强,以转型发展支撑“生态治理”,打造成低碳化、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的绿色产业,实现宜都发展动力转换。

2016年以来,宜都共取缔长江岸线非法码头74家,将境内原有20公里岸线码头缩减至8公里,对其中12公里进行了生态复绿。对于现存码头厂区,宜都规定,绿化面积不达标坚决不允许开工。近两年来,宜都忍受阵痛,坚决为长江大保护让路,从“招商引资”转变为“招商选资”,共拒绝不符合长江大保护要求的项目70多个,投资额100多亿元。

与阵痛相伴相生的,是宜都绿色产业崛起。为此,宜都重点谋划了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六大工业产业,康养、文旅、物流三大服务产业。

2017年以来,宜都生物医药产业前景广阔,精细化工产业不断壮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后劲十足,康养产业蓄势待发。东阳光与宜都签署协议,共同投资268亿元,建设长江山城水都健康城。湖北交投集团与宜都洽谈,投资96.5亿元,共建三江康养新城,宜都要求公司在开发之前,先要投入7亿元,进行长江岸线整治复绿,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还有投资200亿元的兴发绿色生态工业园项目、投资30亿元的100万吨储氢材料项目、投资30亿元的青林康养小镇、投资26亿元的天龙湾水上飞机通航旅游项目、投资22亿元的嘉成颐养文化旅游项目、投资21亿元的国家柑橘公园、投资11亿元的荆门山文化旅游城、投资4亿元的宜红茶博览园……

宜都城乡生态环境越来越美,秀美乡村成为农旅融合发展的亮丽名片。在枝城镇九道河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突破口,先后成立冬枣专业合作社、苗木合作社、九道河山水田园旅游专业合作社,百香园、冬枣园、九河园田等节点遥相呼应,绿道、水道交相辉映,成功举办了冬枣节、灯光节、乡村旅游节,每逢周末,宜昌、宜都周边游客纷至沓来。五峰山村自2014年起就开始开始流转土地建设葡萄公园,目前已建成葡萄、红提基地200亩,年产量20余吨,去年开园当天就吸引周边城镇1800多游人采摘葡萄、红提3000多公斤。

宜都市以全国康养产业试验区为依托,发展了三峡九凤谷生态旅游度假区、三峡湿地·杨守敬书院、奥陶纪石林、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等一批高质量的旅游目的地。2017年,宜都市接待森林旅游游客30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2亿元。

志愿服务提升绿色生态文化

创建文明城市,首先要提升市民文化素养。宜都坚持把绿色生态文化建设与地方特色文化融为一体,志愿服务队成为社会各方参与长江岸线植树复绿的重要平台;坚持典型引路,用“身边好人”引导城乡居民转变生活方式,让关爱他人的人得到关爱,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落实

“保护长江责无旁贷,植树护绿从我做起,你我共建美丽家园……”2017年11月16日,在宜都市陆城花庙长江堤防段江岸,近千名宜都绿江南生态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向宜都全体市民发出“长江岸线植树复绿”的倡议。宜都市坚持把绿色生态文化建设与地方特色文化融为一体,志愿服务队成为社会各方参与长江岸线植树复绿的重要平台。

2015年以来,宜都开展了“志愿服务嘉年华”“围炉夜话新家风”等十多项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程度。目前,宜都已有注册志愿者23453人,开展文明交通劝导、环境保护、敬老助残、扶贫帮困、网络文明、赛会礼仪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共7138次,服务时长达共计75.2万小时。

创建文明城市,首先要提升市民文化素养。宜都市坚持典型引路,用“身边好人”影响身边人,引导城乡居民转变生活方式。在大批宜都好人涌现的同时,市民文化素养不断提高。近年来,宜都各乡镇共表彰“身边好人”200多名,全市表彰三届道“德模范”共35名,李玉洁、徐荣耀等4人当选“中国好人”,胡延荣等10人当选“荆楚楷模”“湖北好人”。

五眼泉镇把弘扬家风文化作为推进乡风文明工作的突破口,以全国文明村——响水洞村和鸡头山村为试点,深入挖掘传承优秀本土家规家训家风,以家庭“小气候”温润社会“大环境”,在全镇广泛推广宣传以“勤、孝、净、诚、和”为主题的“五美文化”和以“家谱传福、家训积福、家规惜福、家颜亮福”为主题的“四福家风”。五年来,共评定镇级“五美之星”74名,村级“五美之星”700余名,并以银行贴息创业贷款、医疗、教育等多种方式礼遇群众身边的“草根明星”,让关爱他人的人得到关爱,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落实。

宜都在全市123个村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表彰,3万多户受奖。完成公路沿线466个路口的整治;实施乡村清洁工程,生活垃圾户收集、镇清运、市处理,“一把扫帚扫到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高坝洲镇中坪村和胜利劳务公司签订了外包协议,洒水车从镇上开进了村里,公司负责垃圾运输处理和干道环境维护,镇村联合作业,运作更高效、成本更低。除了外包服务,中坪村还发动志愿者和党员干部参与到清洁活动中来,洒水车进了村,环境意识也跟着进了村。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宜都全市上下要树立首仗必胜的信念。”10月24日,宜都市委书记罗联峰带队到宜都交通主干道沿线督查环境整治情况,总体来看,宜都城乡主干道“脏乱差”现象明显改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牵乱挂等整治成效明显,道路整体面貌显著改观,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初现成效。

下一步,宜都将以问题为导向,全面启动综合执法工作,下重拳、出实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形成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打造“实力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文明宜都新形象。(记者何红卫乐明凯文/图)

(责编:王瑶、蒋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