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墙要有文化味
农村文化墙是近些年来各地涌现出的新鲜事物,它不仅是农村的一道文化风景,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文明新风、普及生产生活常识的有效阵地,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但是,正像报道中所提到的那样,在一些农村地区,村头巷尾的文化墙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些农村文化墙变成了摆设,甚至成为迎接上级考核检查的道具。
在一些地方,农村文化墙之所以会受冷遇、被闲置或得不到重视,变成了“标语墙”“涂鸦墙”“垃圾墙”,并不是村民不需要这种接地气、有温度的文化设施,而是相关部门在农村文化墙的管护上不愿意投入更多的人力和时间。而实际上,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农村文化墙不仅是农村文化阵地的补充,同时还具有亲和力强、阅读方便等显而易见的特点和润物无声的文化传播作用。因此,农村文化墙这种看似简单的文化设施并非可有可无。
虽然农村文化墙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好帮手,但是如果在设立时考虑不周,选址比较偏僻,没有人愿意光顾,结果必然导致辐射面过窄,其宣传教育作用也将因此大打折扣,时间一长,这样的农村文化墙自然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设立农村文化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宣传效果,要尽可能将其设立在村民容易聚集的地方,这样才能方便村民浏览阅读,而不致成为摆设。
在农村,文化墙要想能够受到村民们的欢迎和喜爱,关键不在于这面墙使用的建筑工艺和材料多么高级,造型多么新颖别致,而在于文化墙上所呈现的内容是否贴近广大村民的生产生活,是否能给广大村民带来精神愉悦和思想启迪。因此,农村文化墙在设立以后,应该在后期管理维护上做好文章,要及时更新文化墙的内容,将党的方针政策、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呈现其上,更好地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农村文化墙不只是一堵墙,而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播平台。农村文化墙也不只是乡村的一处文化风景,而是广大村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我国农村地区面积大、范围广,什么样的文化墙更适合当地群众的需求,自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有一点必须成为共识,那就是要想切实发挥农村文化墙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让农村文化墙更有文化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