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美丽乡村

辽宁省桓仁县发挥村党组织带动作用

选好带头人 乡村谋振兴

本报记者 何 勇
2018年11月25日05:2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

  年轻人进城打工,村庄空心严重,村干部后继乏人,如何选?如何把农村能人留住、用起来?干部如何带群众?

  针对这些难题,位于辽宁省东部偏远山区的桓仁满族自治县实施“头羊”工程,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带头人作用,“头羊效应”成了引领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

  特色培训出人才

  10月3日,记者来到群山环绕的华来镇文治沟村,看望贫困户吕洪广。老吕70多岁,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日子异常艰难:老伴有病,大儿精神不太好早年离婚,小儿腿残疾快40岁至今未娶媳妇,老两口还带着一个上初中的孙女。

  “村里地少,平时根本没有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过节才能热闹点。”吕洪广说。

  随着进城打工者增加,村支部、村委会换届时常面临无人可选、无人可用的问题。桓仁县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全县现有村级党组织103个、农村党员7626名。521名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约50岁。针对这一现象,县委重视选拔培养村级后备干部: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

  经过培训,309名文化程度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的“能干”青年被列为村级后备干部,实现每村至少有3名40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的后备人才。同时,积极吸引在外务工经商人员、复转军人等人才返乡,作为储备“头羊”的源头活水。

  补齐短板强班子

  作为辽宁省的水源保护地、水源涵养区,桓仁发展经济受到诸多限制。目前还有6个经济薄弱村和15个贫困村。这些村的共性问题是:支部书记在引领带富上办法少,既不会干,也不敢干。“我真想让大伙儿富起来,可心有余力不足啊!”一位“空壳村”党组织书记表示。

  面对“头羊”的困惑,县委组织103名村支书赴河南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观摩学习。向阳乡和平村党支部书记王明海回来后,坚定了走旅游路的信心:“看完红旗渠,心里有底了!向上级争取资金,改善基础设施,良好环境吸引了枫林谷、虎谷峡等旅游项目落地。”“村里旅游搞起来,俺们农家乐也起来了。”村民田青说。今年以来,和平村接待游客31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600万元。

  县委适时建立起针对村干部的菜单式教育培训模式,广泛开设“一线课堂”“田间课堂”等学习阵地1800余个,让“头羊”们更好锤炼“内功”。

  干部有为村民富

  连日来,五里甸子镇老黑山村的榛子林里,村民曾繁毅起早贪黑地忙碌着。曾老汉和老伴今年都72岁,母亲已90高龄。2013年以前,一家靠种苞米为生,年收入不到1万元。2014年,老曾一家三口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013年, 村“两委”谋划发展榛子产业,帮助曾老汉种植大榛子,请专家教,发放5000元产业扶持金。2017年底,老曾一家人均收入1.1万元,摘掉了穷帽。在老黑山村,像曾繁毅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4年有90户。2016年、2017年分别有33户、32户脱贫致富。预计到年底,全村贫困户将全部摘帽。

  老黑山村脱贫致富,关键有个好支书。村党支部书记王福全说,村支部通过合作社带动,发展了榛果、苗木产业,注册“老黑山”商标。仅此一项,每年村里集体收入增加12万元,村民直接受益100余万元。现在老黑山村人均收入超过2.6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榛子之乡。

  按照这种典型引领带动的思路,桓仁很多村都搞起了现代农业项目。一方面引入农业龙头企业,发挥新品种、新技术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将支部建到产业链上,形成农业种植从育苗到深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带动整村脱贫致富奔小康。

  截至目前,桓仁满族自治县已完成了46个贫困村销号、14800余人脱贫的任务。


  《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25日 11 版)
(责编:冯粒、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