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美丽乡村

“南宁绿”与“邕江美”的天作之合——广西南宁市以治水带动城市升级纪实

2019年01月21日09:08 | 来源:农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南宁绿”与“邕江美”的天作之合

  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这里是中国绿城南宁。

  作为具有浓郁壮乡特色和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宜居城市,广西南宁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有人说,南宁之绿是因邕江之美。作为是南宁的母亲河,邕江承载着南宁厚重的历史文化,其两岸则是南宁未来发展的潜力空间所在。

  随着邕江等河流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项目的持续开展,治水、建城、为民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工程的思路变为现实,南宁实现了华丽蜕变,从原来依江而生的滨江老城向现代化大都市转变。

  从城市“水患”到产业“命脉”

  邕江是西江水系郁江的南宁河段别称,全长133.8公里,其流域是南宁市农业发展最集中、最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全市工商业发展用水的重要水源。

  然而,据史料记载,邕州城墙自宋代修筑以来,频受洪水侵害。上个世纪50、60年代,南宁城市防洪能力仍然相对滞后,邕江成为全市的心腹之患。

  从单纯的修建防洪大堤,到同步推进建设“堤路园工程”(防洪堤、城市快速路、市民公园),再到堤、路、景、水相结合的综合整治的发展历程。邕江治理一直没有停止过,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届接着一届抓,特别是2015年以来,南宁市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倾力打造“百里秀美邕江”,加快推进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工程建设。

  建设江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百里秀美邕江”,南宁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韦杰鹏介绍,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项目全长74公里,包括两岸滩涂、护岸工程、绿化工程、便民设施工程等。

  目前,邕江两岸已经打造了“美丽南方”国家田园综合体、花雨湖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南阳镇留凤果蔬产业示范区等一批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南宁市沿江区域正成为面向全国、面向东南亚的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出口加工区和现代农业休闲旅游观光带。

  从“有江却无景”到“显山又露水”

  亲水栈道、观赏平台,方便了群众运动与休闲娱乐,满目葱翠的灌木丛和高大挺拔的大王椰迎风摇曳,一座座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掩映在绿树丛中,市民站在烟雨朦胧中的秀美邕江边,拿起相机将一幅幅美丽的邕江滨水长廊画卷记录下来……

  “江上不见城、城里不见江,有江却无景”,这是很多以往来南宁的外地人对邕江的初印象。如今,远眺邕江,两岸层次分明、繁花似海、花开如瀑、鸟语花香,南宁着实变了模样。

  “以前走在江边经常闻到异味,每次暴雨过后江水都会变得很黄浊,而且还有漂浮物,现在建成了这么漂亮的公园,晚饭后经常在这里散散步。”家住南宁市西乡塘区的卢康宁从小在邕江岸边长大,是邕江变迁的见证者。

  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会展中心、民歌湖广场、地王大厦、南湖公园、邕江南岸公园、民生广场等景点,实现了城市功能与景观的完美融合,并以主要城市道路、18条内河等开敞空间为廊道,全面提升山水城市的活力,初步形成了滨水休闲旅游组团发展布局……南宁这篇水的文章分量颇重。

  “既搞好江岸绿化美化,又实现水岸协调。”韦杰鹏说,打造“城水共生、人水和谐”的国内一流亲水城市,实现秀美邕江与历史名城交相辉映,把邕江打造成绿色发展的城市“绿轴线”。

  从“臭水沟”逆袭“清水河”

  微波荡漾的河面、上百种错落有致的绿叶植被、依河而建的步道……细雨蒙蒙的秋日,南宁那考河畔的风景美得让人心醉,移步换景,两岸风景如诗画。然而,3年前这里还是一条没人愿意靠近的臭水沟,周边都是渣土荒坡。

  “从建设污水处理厂到栽培植物,将‘全流域治理’与‘海绵城市’理念相融合,南宁通过创新建设模式和技术模式,探索出了独特的治水模式,实现了水质、湿地自然环境的奇迹般地逆袭。”项目的建设运营方,北京排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南宁公司总经理高怀波介绍。

  据了解,改变传统用灰色设施的“工程治水”做法,充分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海绵化技术措施,在那考河沿岸建设下沉式绿地、植草沟、生物滞留设施等,实现了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节约城市补水能耗。

  据悉,南宁市那考河治理的模式,是全国首个实行“按效付费”的内河流域治理PPP(公共私营合作制)项目,“那考河模式”已在南宁市外江内河治理中得到推广,并荣获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奖。

  “结合南宁实际,采取PPP等模式创新水环境治理的同时,搞好邕江两岸绿化美化,突出水岸协调、使绿色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高怀波表示,那考河治理成功的案例不仅是一条河恢复清澈,更通过多种治水方法的创新,为城市治河提供了借鉴意义。(记者 高飞)

(责编:张玫、蒋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