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美丽乡村

在红色热土上播种致富希望 北京新发地为兰考定制“黄金产业”

2019年03月04日08:54 | 来源:人民网-美丽乡村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3月2日电(张玫) “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播种希望……”,这是兰考县“蜜瓜大王”张宗志朋友圈里的一句话。张宗志是河北人,他在兰考种植蜜瓜已经两年,2018年他的蜜瓜销量达到4000吨,全部销往北京新发地。

1962年,兰考因为风沙,因为穷苦,因为“焦裕禄精神”在全国出了名。55年后,兰考因为率先脱贫,再次赢得外界瞩目。然而,摘帽不是终点,小康才是目标。从“精神高地”走出“经济洼地”,兰考如何保障扶贫成果,迈出小康路上的坚实步伐?面对这一问题,兰考县想尽了办法。

今年2月27日,是兰考脱贫摘帽两周年纪念日。记者跟随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玉玺回访兰考,感受到保障扶贫成果的新发地模式。

盐碱地能种啥?——为兰考量身定制“黄金产业”

2017年9月张玉玺受邀来到兰考县,在兰考农业大讲堂上为主管农业的干部们进行经验介绍。张玉玺根据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发现的兰考县盐碱地里种出来的蜜瓜和红薯口感特别好,在会上他结合新发地销售数据和兰考当地土壤条件,提出了兰考的盐碱地可以种植优质蜜瓜、红薯、西红柿、葡萄等农作物的建议。

“我认为兰考县应该大力推广蜜瓜和红薯种植,这样既达到特色农产品的规模种植,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张玉玺的建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采纳和支持。兰考县县长李明俊拉住张玉玺,“只要农民有收益,新发地在兰考的扶贫工作需要任何帮助,我们都大力支持。”

“百强+百王”——贫困区解决产销问题“金法宝”

据张玉玺介绍,新发地在销售过程中评出了销售总量的“销售百强”和单品销售的“销售大王”。其中,兰考县张宗志就是“百王”之一的“蜜瓜(销售)大王”。农产品要进入北京市场,首先要有高质量。如何实现农户的标准化生产呢?为此,张玉玺协调新发地“红薯大王”“葡萄大王”“蜜瓜大王”等来到兰考建立标准化生产的示范基地。农民可以通过基地的规范化建设学习育苗,也可以直接买瓜苗,育苗基地还雇佣了当地贫困户工作并吸纳农户土地参股。所谓农户土地参股指的是新发地租用农民土地并缴纳租金,进行大棚搭建并同时为农户提供工作岗位,让农民管理“自己的地”,卖出去的产品的收益还给农民分红。仅2018年,以“蜜瓜大王”张宗志为代表的新发地蜜瓜经营商就为兰考销售了7000吨蜜瓜。

 

“蜜瓜大王”张宗志及其合作伙伴与新发地董事长张玉玺商讨蜜瓜育苗(人民网 张玫/摄)

“土地租赁费+劳务费用+年底分红”的参股模式,对于当地民众来说,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兰考县新庄村村民王艳艳原先是贫困户,在用自己的土地入股了新发地育苗基地后,她成功地摘下了贫困帽。王艳艳告诉我们,她每月可以拿到2000元左右的劳务费,年底还可以拿到自己土地产出的蜜瓜销售利润49%的分红,现在每年除了家庭必要开支外,家里还能有一万多元的盈余。

王艳艳正在自家土地上的大棚里工作(人民网 张玫/摄)

“好果还要好吆喝”——讲好贫困区农产品品牌故事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提到,由商品到货币是“惊险的一跃”。“谷贱伤农”,“丰产不丰收”,伤到的都是农产品的所有者——农民。关于"这一跳",张玉玺讲了新发地农产品实际销售过程中的这么一个故事:广西的荔浦芋头,个头大,营养丰富。新发地刚把它引进到北京的时候,老百姓们都惊叹于它的个头大,但是没人敢买。直到当时热播的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了一集刘罗锅给皇上进供了荔浦芋头的剧情,片子演完后,新发地的荔浦芋头就被抢购一空。

“这就是品牌的重要性”,张玉玺说,“兰考农产品销售也是一样,我为兰考红薯起了名字叫‘裕禄红’又叫‘苗条薯’,就是为了打品牌。品是品质,是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良心,牌是商品的标牌,中国农业追求的目标已经从农产品量的满足转向到质的满足,所以中国农产品要卖得好,就要打响品牌,要学会讲好‘农产品的品牌故事’”。

“兰考不仅是精神高地,也是一个优质农产品产地,希望越来越多像新发地一样的企业来兰考进行扶贫”,兰考县县长李明俊对记者说。

(责编:张玫、文松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