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美丽乡村

乡村改造 | 拾贰间乡村美学堂 体现传统人文气息

2019年04月08日15:21 | 来源:人民网-美丽乡村频道
小字号

书香氤氲,乡村小学教室转化为乡村美学堂;面壁静思,荒废后山修整为观赏崖壁;延续美感,不雅公共卫生间罩上黑色格栅……

在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张村镇王家疃村,老建筑改造项目将目光对准了曾经的乡村小学教室,在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何崴的支持设计下,一处兼具传统民俗和人文气息的拾贰间乡村美学堂落成。

▲ 改造后 拾贰间乡村美学堂夜景

原建筑为典型的胶东民居形制,瓦顶、毛石外墙,它曾作为乡村小学教室使用,但改造前已经闲置,分为六开间、两个三开间,当地人称之为“十二间房”。老教室沿街一字排开,背靠后山崖壁,山石形态奇峻、自然,很有中国传统美学和文人意境。建筑东侧有一间近年加建的公共厕所,形象欠佳,且使用率不高。

▲ 改造前 原建筑外景

如何在保有原建筑风貌的前提下,使之适应新功能并兼具时代气息?何崴带领的设计团队决定不进行大拆大改,而是适度改造。

▲ 改造后 半开放亭子为后院平台提供了舒适的空间

建筑面向街道的一侧,设计师利用高差铺设平台,使用者可以在平台上闲坐、观看和交谈。

▲ 改造前 荒废的后山

建筑背侧的外部空间则被设计师巧妙的唤醒,将地面稍作平整,铺设防腐木,山石不做任何改动,只是将其展现出来,作为“静观”的对象,颇有中国传统文化中面壁静思的意蕴。

▲ 改造后 山石和建筑的“缝隙”形成内观式空间

打通原建筑独立的三部分,空间按功能被分为教室、展览区、阅读区。其中教室区域相对私密,与展览和阅读区域有门分隔;展览区和阅读区是新建筑的公共区域,开放、通透但又有层次,呈现出欢迎公众姿态。

▲ 改造后 “白盒子”模式利于未来展品布置

展览区采用了“白盒子”的模式,有利于未来展品的布置和展示。展厅北侧外墙开一个洞口,将建筑背侧的山石拉入室内,材料也使用黑色钢板,与南侧的入口遥相呼应。阅读区布置有书架和展桌,用于摆放与区域和国学有关的书籍和文创产品。

▲ 改造后 阅读区布置有书架和展桌

最后,如何处理原建筑东侧的公共卫生间成为了麻烦。其不能拆除,但又有碍观瞻,何崴设计利用方通格栅将公共卫生间罩起来,格栅构建的尺度、形式来自于旁边的“十二间房”,于是低矮简陋的公共厕所变身为美学堂的延续。

(责编:姜虹羽(实习生)、张桂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