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美丽乡村

灵渠:秦代水利奇迹

王子今
2020年10月31日09:2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图为灵渠设计合理的铧嘴。
  陈兴华摄

  “水利”一词,最初出现于秦地成书的《吕氏春秋》中,指防止水害灾难和利用水力资源的事业。战国时期秦国水利事业的成功,是秦实现统一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把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并称“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灵渠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秦始皇时代非常重视南海方向的经营。《淮南子·人间》记述,“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所谓“以卒凿渠而通粮道”,即指灵渠工程的开通。《水经注》卷三八《漓水》说,湘水、漓水之间,陆上的间隔,分水岭,称作“始安峤”,宽度只有“百余步”。秦人正是巧妙地利用了“漓水与湘水,出一山而分源”,其“分流”处距离仅“百余步”的地理形势,“以卒凿渠”,沟通“湘、漓之间”,形成了畅通的“粮道”,为远征军成功运送军需物资。

  “灵渠”又称“零渠”。《太平御览》卷六五引《临桂图经》采用了“零渠”名号。“灵渠”又直接称作“秦凿渠”。思考“灵渠”定名缘由,或许应当重视“自零陵凿渠”的说法。

  灵渠工程沟通湘江水道和漓江水道,成为连贯湘桂的人工运河。在最合理的地方,以最便捷的方式,用最经济的成本,连接长江和珠江南北两大水系,实现了通航条件的完备。

  灵渠巧妙解决了很多的技术难题。为保持整体水流大方向的一致,使用堰坝抬高水位,这一方面解决了河道的流向问题,但另一方面却可能因高差巨大造成水流过快而影响航行安全。弯道代闸作为中国古代运河工程中的杰出创造,在灵渠的航道设计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灵渠利用弯道延长渠道长度,有效地平缓坡降,解决了因高差变化而带来的航行安全问题。如今这段弯弯的灵渠成为美丽的风景。

  灵渠最为经典的设计是渠首大、小天平与铧嘴,它们共同作用,三七分配南渠和北渠的进水量。铧嘴是一座长70米的导水堤,是与大、小天平衔接的具有分水作用的砌石坝,把河水劈分为二,其中七分水顺大天平回流到湘江,三分水经小天平和南渠注入漓江,即所谓的“湘七漓三”。

  战国秦汉时期,水利工程师,或者说水利工程设想的提出者、水利工程规划的制订者、水利工程施工的领导者,通常称作“水工”。上文说到的郑国,就是主持郑国渠的“水工”。这处水利工程的命名,成为以人名作为纪念性地名的较早先例。秦汉历史记忆中还有其他的“水工”。然而负责灵渠这一重要水利工程的“水工”却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甚至连“水工”活动的片言只字也未见保存,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遗憾。

  灵渠工程的设计,很可能继承了秦“水工”以及中原“水工”的技术。但是越人在水运方面的显著优长也不能忽略。就运输动力的开发来说,北人擅长服牛乘马,而南人擅长驾驶舟船。可以推想,很可能“九疑之南”的越人,在“舟行宜多水”的环境条件下,由于“水事众”“便刺舟”,积累了丰富的水利学知识和航运学经验,以独异的智慧参与了灵渠的设计。

  灵渠不仅连通了湘江与漓江,更在于其连接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改变了中国自然水系的格局。在秦一统岭南地区后,灵渠发挥了更多区域间经济、政治、文化融合方面的作用。唐宋以来,人口的激增带来了农业的持续繁荣,灵渠周边地区就成为重要的农业区,这也使灵渠的灌溉作用越来越大,所谓“灵渠胜似银河水,流入人间灌稻粱”。

  灵渠已列入中国的世界遗产预备名录。其遗产构成极其丰富,除了大量的水利遗存外,还包括不同时代的古桥、古遗址(与灵渠防御相关的秦城遗址)、古建筑(与信仰相关的祠庙)乃至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如何在传承遗产价值的过程中平衡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也考验着当代人的智慧。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31日 05 版)

(责编:罗知之、王宇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