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美丽乡村

“把脉电商助农·助力乡村振兴”系列

京东集团龙宝正:推进农产品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为乡村振兴“造血”【2】

人民网记者 孟哲
2020年08月19日10:48 | 来源:人民网-美丽乡村频道
小字号

832个贫困县上线商品超300万种

带动90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

人民网除了目前公开的销售数据以外,多少农产品来自中小农户或者说是散户?

龙宝正:截至目前,京东在全国832个贫困县上线商品超300万种,实现销售额超750亿元,直接带动90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除跑步鸡等明星扶贫项目外,京东先后推动苍溪红心猕猴桃、石城莲子、饶河蜂蜜、广灵小米等几十个贫困县的数百个农产品向规模化、品质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京东与各地龙头企业合作,建立了京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机制,从而让更多不具备电商运营能力的中小农户也能享受到电商平台的好处。

京东还推出扶贫众筹平台,可以帮助中小项目快速获得资金,从而更容易脱颖而出、成为爆品。目前京东众筹平台已完成富平柿饼、光山信阳毛尖、砀山黄桃罐头、抚远鱼子酱等来自100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300多个项目的众筹,并带动后续销售资金10多亿元。

“产地仓”“协同仓”等创新仓储模式

发挥技术优势推动产业互联网扶贫

人民网:过去的电商助农是应急化的,今年疫情期间电商助农变成常态化。从应急化转到常态化,有哪些新的探索和实践?

龙宝正:疫情期间,湖北恩施州鹤峰县铁炉乡椪柑面临严重滞销。一周时间,京东帮助当地50吨优质椪柑打开销路,解决了350户贫困户的燃眉之急。四川大凉山彝族聚居山区由于交通不便加之疫情影响,大量露天草莓面临滞销。我们帮助当地农产品快速在扶贫馆上线,两天销出33吨,2050个贫困户不再为草莓销路发愁。

农产品尤其是生鲜产品的保鲜期较短,储存和运输一直都是农产品“上行”的难题。京东物流在农产品原产地打造“产地仓”“协同仓”等创新仓储模式,将供应链环节前置到距离产地最近的地方,有效从田间地头解决“最先一公里”的难题,助力扶贫地区农产品上行。

在助农方面,京东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探索:一是调动各方资源,实施“扶贫品牌”培育行动。我们打造了扶贫3.0模式,即以品牌化为核心,改变扶贫产业徘徊于低附加值的现状,以品牌来提升产品溢价,将贫困地区从扶贫之路引入到致富之路。

二是利用京东的零售平台和完备的物流系统帮助贫困地区销售农产品。在实际工作中,农民的好东西卖不出高价钱,零售基础设施瓶颈严重制约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京东物流大大提升了大山深处的特色产品与外部消费市场的对接能力。同时,京东成立农产品滞销帮助中心以解决全国每年大量出现的农产品滞销问题。

三是发挥京东技术优势,推动产业互联网扶贫。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互联网创新技术,京东帮助贫困地区搭建起“新一代基础设施”,帮助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一样站在农村产业革命的起跑线上。比如,在跑步鸡项目中,我们使用了区块链溯源及鸡脚环等物联网技术,对养殖过程进行追溯,保证产品的绿色、健康。

三年培养100万农业电商人才

力促农民收入增长50%以上

人民网未来,在助农方面,京东会开展哪些工作?

龙宝正:今年6月,京东集团宣布全面升级“京心助农”,将整合全平台、全渠道资源,加深与政府、农人的合作,推动生鲜农产品上行可持续发展,助力农民脱贫增收,计划在三年内带动农民人均收入增长50%以上。

未来三年内,我们将打造百亿级流量池、培养出100万农业电商人才、共建10万农产品直播基地;同时推出一整套品质助农措施,为农产品“出圈”保驾护航。同时,京东物流也将重点布局全国530多个农特产地,为农产品上行打造专门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新基建”。 

(责编:孟哲、王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