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美丽乡村

走进乡村:阅读中国文化的基因图谱【2】

2019年06月27日16:40 | 来源:中国日报网站
小字号

  2018年安徽绩溪尚村家文化传承论坛:个人主义盛行的年代,守望家庭的价值是什么?

  徽州在中国历史上有其独特的地位,不仅因为刘伯温造徽州八镇,使其成为“风水宝地”,也因为这里出了太多才俊,也造就了太多的传奇,一门五进士、六尺巷、徽商等就发生在这片土地上,至于朱元璋、李鸿章等政治人物,朱熹、胡适等文化巨子也使这里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焦点之一。

  这里是中国家文化传承的典型社区。

2018曲美公益基金会尚村行合影

  绩溪尚村是十个姓氏的聚居地,至今仍完整地保留了各个宗族的祠堂、水系和老宅等支撑乡土文化的一整套生活设施。同时,今日的尚村人并没有对外封闭,他们的青壮年也走出故乡,在外打工,这里也和很多中国乡村一样出现了“空心化”的问题。但逢年过节或家乡有什么重大事情,在外打工的人们仍然会回到乡里,一起祭祖,共同参与村里的大型民俗活动,小心维护已经运转了千年的水系不令其受到污染……

  在举办论坛及入村寻访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尚村人对家庭的责任感和认同感。

尚村板凳龙

尚村一角

  中国现在年轻的一代中很多人推崇个体本位的价值观,这种价值现里所包含的独立之精神固然有它重要的意义,但家庭价值本位对一个生命存续的关怀滋养和守护同样具有意义。如果片面强调任何一种价值观,都会导致社会的健康发展受阻。

  通过这种探讨与面向公众的分享,我们希望使正在探索现代化发展方向的国人不会只服膺于西方现代文明下的个人主义,因为失去对家庭的责任和关怀会使人陷入情感的疏离和心理上的孤独,那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精神状态。

  与此同时,对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家文化的解读,也帮助我们认识到这种文化需要完成对自身的突破和转型,以契合当下生活的必要性。

  尚村有一个公共区域,经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素朴工作室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宋晔浩等人的设计,建了一个竹蓬,那里成了村民于戏台之外第二个公共集会的地方,我们的古村探访部分活动就安排在这里。这个竹蓬的出现使村里的一些对外活动有了一个更“时尚”的场所,这使村民即使是围观这些活动,也有了对外连接的接口。这种具体的方式是拓展城乡互动空间的一种尝试,也是不同文化表达对对方的一种接纳和欣赏。

尚村竹篷

尚村竹篷

  任何一种文化,如果不想很快死掉,开放是必须具有的姿态。片面恪守传统的家文化会抑制个体的生命力,这是要在社会发展中不断被消解的阻碍;而忽视对家庭价值的确认和护惜则会使我们丧失来自族群的人力支持和情感支持,这无疑是置个体生命于孤绝状态的一种选择。

(责编:张桂贵、杜燕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